青海海北州推动红色资源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协同发展|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国产香蕉

  中新网西宁10月27日电 (李隽)“‘红色研学+’产业持续发展,31处红色研学现场教学点串点成线,原221基地旧址入选国家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典型案例。”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委常委、副州长赵海平27日在青海省“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海北专场新闻发布会上说。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李隽 摄

  青海省海北州地处青海湖北岸,该州海晏县金银滩草原,是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见证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诞生,被称为“中国原子城”。

  “‘两弹一星’精神在此孕育,红西路军转战祁连山传播革命火种,尕布龙、廉福章‘时代楷模’先进事迹,旱台民兵连连史馆、红色村落果洛藏贡麻村等,共同构筑起海北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海北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涛介绍,近年来,海北州高标准保护利用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系统推进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构建起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资料图为民众在红色遗址教学点参观。李隽 摄

  据悉,青海省海北州将221基地旧址保护利用作为“一号工程”,颁布保护管理条例,编制原子城红色文化特色小镇等7个专项规划。借鉴工业遗址转型经验,深入挖掘“两弹”研制历史,厘清18个厂区功能定位,推进“一厂一主题”保护利用,基地旧址成功申报“共和国印记”见证文物和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典型案例。

  海北州构建了以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为核心、四县联动、党性教育为路径、红色研学点为辐射的“一核四联七径多点”红色研学模式,串联红西路军解放军二军纪念苑、同宝山、十二营等221守备部队遗址教学点,开发10条特色研学线路。依托原子城基地培训公司、中国原子城青少年红色研学营地,开通大中小学生、教师、劳模、部队官兵等群体走进海北红色研学专列专机,开展党性和爱国主义教育。

资料图为劳动模范在原子城纪念馆参观。李隽 摄

  “我们积极推动融合赋能,让红色文化焕发时代活力。”张涛介绍,该州编写《海北州大思政课矩阵作品库》,推出文献片《凌云壮志》、舞剧《那时,金银花开》、情景党课《祁连战歌》等影视作品。出版《核事业的忠诚守护者》《草原赤子尕布龙》,编纂《红西路军在祁连》等书籍。

  同时,组建“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赴中央部委、知名院校、央企等宣讲458场,42万人接受教育。青海原子城纪念馆已累计接待游客450余万人次。(完)

zhenduijinqichixugaowenganhanduinongyeshengchanzaochengdebuliyingxiang,nongyenongcunbuzaiqianqifabuyujingxinxidejichushang,yu6yue11riduihebei、shanxi、jiangsu、anhui、shandong、henan、shanxidengshengqidongnongyezhongdaziranzaihaisijiyingjixiangying。针(zhen)对(dui)近(jin)期(qi)持(chi)续(xu)高(gao)温(wen)干(gan)旱(han)对(dui)农(nong)业(ye)生(sheng)产(chan)造(zao)成(cheng)的(de)不(bu)利(li)影(ying)响(xiang),(,)农(nong)业(ye)农(nong)村(cun)部(bu)在(zai)前(qian)期(qi)发(fa)布(bu)预(yu)警(jing)信(xin)息(xi)的(de)基(ji)础(chu)上(shang),(,)于(yu)6(6)月(yue)1(1)1(1)日(ri)对(dui)河(he)北(bei)、(、)山(shan)西(xi)、(、)江(jiang)苏(su)、(、)安(an)徽(hui)、(、)山(shan)东(dong)、(、)河(he)南(nan)、(、)陕(shan)西(xi)等(deng)省(sheng)启(qi)动(dong)农(nong)业(ye)重(zhong)大(da)自(zi)然(ran)灾(zai)害(hai)四(si)级(ji)应(ying)急(ji)响(xiang)应(ying)。(。)

发布于: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