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为凭》发布:80个故事反映京津冀地区抗战历史|青草视频在线播放

  中新网北京9月18日电(记者 上官云)记者从北京市档案馆获悉,17日,《档案为凭——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专家学者及各界嘉宾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部以档案为基石、还原京津冀地区抗战历史的重要著作正式亮相。

  据主办方介绍,《档案为凭》是国家档案局2025年度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项目,被列入《京津冀档案部门2024-2025年协同合作事项备忘录》,同时也是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文化内涵挖掘组2025年度折子工程项目。

  本次发布会现场合影。主办方供图

  该书由北京市档案馆倡议,联合天津市档案馆、河北省档案馆共同编著,汇聚三地档案工作者的心血,精心编写80个反映京津冀地区抗战历史的故事,时间跨度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抗战胜利,全方位展现了京津冀地区在抗战中的重要地位与贡献。

  从内容上看,《档案为凭》一书以档案为依据,采用统一的史话体格式,每篇故事都配有精选的档案图片,图文并茂。

  此外,全书按照主题分为“蚕食鲸吞 不屈抗争”“敌后战场 中流砥柱”“地下斗争 同仇敌忾”“抗战英雄 民族脊梁”“罪恶深重 天理昭彰”五个部分,全面呈现了京津冀地区在抗战中的苦难与抗争、牺牲与贡献。

  作为编著方代表,北京市档案馆副馆长王海燕重点介绍了三地档案馆通力合作、深入挖掘馆藏抗战档案资源的全过程,强调了档案作为历史“凭据”的独特价值,让在场嘉宾深入了解到档案在还原历史真相中的重要作用。

  此后,来自北京市档案馆的宋鑫娜等作者代表发言,先后从学术和创作角度,讲述了编撰过程中的故事与感悟。其中,宋鑫娜详细分享了《一张报纸的故事》《智勇双全的敌后武工队》等四个故事的创作思路与档案发现过程。

  她提到,在撰写过程中,以档案为基础深入挖掘每一份档案背后的历史细节,通过具体案例,如1942年12月10日出版的《晋察冀日报》《九分区武工队如何开辟地区》油印小册子等珍贵档案,还原了抗战时期华北地区的舆论斗争、武装抵抗等历史场景。

  主办方表示,《档案为凭》的出版,是我们对那段历史的庄重致敬。它不仅是一部记录抗战历史的书籍,更是传承伟大抗战精神的重要载体。(完)

zhongguomeikuangwengongtuanchengliyu1947niandongbeijiefangqu,shiguojiajiyishuyuantuanzhonglishizuiyoujiudedanweizhiyi。2005nian,jiaguale“zhongguoanquanshengchanyishutuan”depaizi。2018nian9yue,zhuanlidaowenhuahelvyoubu。中(zhong)国(guo)煤(mei)矿(kuang)文(wen)工(gong)团(tuan)成(cheng)立(li)于(yu)1(1)9(9)4(4)7(7)年(nian)东(dong)北(bei)解(jie)放(fang)区(qu),(,)是(shi)国(guo)家(jia)级(ji)艺(yi)术(shu)院(yuan)团(tuan)中(zhong)历(li)史(shi)最(zui)悠(you)久(jiu)的(de)单(dan)位(wei)之(zhi)一(yi)。(。)2(2)005(5)年(nian),(,)加(jia)挂(gua)了(le)“(“)中(zhong)国(guo)安(an)全(quan)生(sheng)产(chan)艺(yi)术(shu)团(tuan)”(”)的(de)牌(pai)子(zi)。(。)2(2)01(1)8(8)年(nian)9(9)月(yue),(,)转(zhuan)隶(li)到(dao)文(wen)化(hua)和(he)旅(lv)游(you)部(bu)。(。)

发布于: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