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馆新馆开馆16年接待公众5600万人次 海洋展厅全新开放|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影院

  中新网北京9月16日电 (记者 孙自法)2025年9月16日是中国科技馆新馆开馆16周年纪念日,该馆当天向媒体提供数据显示,新馆开馆16年来已接待公众5600万人次。

  同日,中国科技馆历时3年精心设计制作的以“探索海洋秘境:挑战与未来”为主题的海洋展厅,全新改造后正式向公众开放。

9月16日,中国科技馆海洋展厅全新开放,相关工作人员向媒体介绍展厅设计思路。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全新开放的海洋展厅设有“源·敬畏”“近·认知”“融·感悟”“梦·归途”四大展区,展览面积约1000平方米,总计25件展品。主要呈现以下四方面特色:

  一是创新主题叙事的展览语言。展览以“人海和鸣:从畏惧到共生”为题,通过叙事方式讲述人类与海洋之间从古至今曲折复杂的情感关系——从敬畏恐惧到亲近理解、从予取予求到共生交融,最后展望人海和谐的未来。

  二是以海洋科学研究为基础。在10多家海洋相关单位支持下,展示珍贵的深海生物标本和矿石样品、海洋科考装备实物、实时海洋监测数据等多样化科技资源,多领域、多角度彰显中国海洋科技创新所取得的重要成就。

9月16日,中国科技馆海洋展厅全新开放,图为展厅一角。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三是融入多元化的海洋文化艺术。展览将海洋神话、海洋歌曲、海洋科幻等不同文化元素不经意间呈现给公众;在布展上将展品立体化设计并与空间环境相融合,探索数字化展示形式,丰富视觉感受,打造出一个沉浸式空间。

  四是展品突出互动体验。展览既发挥科技馆特有的机电互动传统,又灵活使用虚拟现实、沉浸媒体、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还专门设计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造型装置。

  此外,基于海洋展厅主题研发的《深蓝色的密语》展厅互动导览剧、“海迹寻踪”沉浸式解谜活动也与公众见面,其通过打破传统展厅参观模式,融入戏剧和解谜元素,将展厅教育活动与展览展品设计有机融合,以更多沉浸、互动的方式体验海洋科技文化,提升观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9月16日,中国科技馆海洋展厅全新开放,图为与“奋斗者号”展品一道参展的“探索一号”科考船相关科考样品实物。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中国科技馆表示,该馆秉持常展常新的理念,一直坚持实施常设展厅更新改造,旨在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科普服务。

  据了解,1979年,中国引入科技馆概念;1988年,原中国科技馆作为中国首个科技馆建成开放。2009年9月16日,位于北京国家奥林匹克公园核心区、南侧距“鸟巢”一箭之遥的中国科技馆新馆,历时3年多建设正式开馆。

  中国科技馆新馆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集展示与参与、教育与科研、合作与交流、收藏与制作、休闲与旅游于一体,是一个主题突出、功能完善、形象完整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综合性国家科技馆。其建筑造型为巨大的“鲁班锁”,又如同一个“魔方”,蕴含“解锁”“探秘”之意,既体现中国传统文化重视整体与部分相结合的理念,也寓意科学的众多学科之间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完)

qunian,minhangju、guojiafagaiweilianhefawen《guanyutuijinguojihangkongshuniujianshedezhidaoyijian》,huachuguojihangkongshuniudelantu,tichu“3+7+N”guojihangkongshuniugongnengtixi。去(qu)年(nian),(,)民(min)航(hang)局(ju)、(、)国(guo)家(jia)发(fa)改(gai)委(wei)联(lian)合(he)发(fa)文(wen)《(《)关(guan)于(yu)推(tui)进(jin)国(guo)际(ji)航(hang)空(kong)枢(shu)纽(niu)建(jian)设(she)的(de)指(zhi)导(dao)意(yi)见(jian)》(》),(,)画(hua)出(chu)国(guo)际(ji)航(hang)空(kong)枢(shu)纽(niu)的(de)蓝(lan)图(tu),(,)提(ti)出(chu)“(“)3(3)+(+)7(7)+(+)N(N)”(”)国(guo)际(ji)航(hang)空(kong)枢(shu)纽(niu)功(gong)能(neng)体(ti)系(xi)。(。)

发布于: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