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县域观察:山区产业品质何以突围?|日日躁狠狠躁夜夜躁A片图片

  中新网丽水10月20日电(傅飞扬)民无产不富,城无产不强,对于地处浙西南山区的丽水龙泉市来说尤为如此。

  打造一批百亿产业集群、建设“万亩千亿”产业平台、营造一流营商环境……近年来,龙泉坚定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产业建圈强链、转型升级,聚焦产业品质全力做强共富支撑。

  百亿产业集群提升发展含金量

  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制造业集群星罗棋布,嘉兴服装、温州电气、慈溪小家电等“块状经济”名扬全国。

  着眼龙泉,作为全国汽车空调领域最大的块状产业集群,该市汽车空调零部件(热管理)产业有超过200家企业,行业总产值逾100亿元,是当地发展最快、规模最大、潜力最好的特色支柱产业。

  焊接、预组装、铆接、去应力、校准、检验……走进浙江毅力汽车空调有限公司传感器装配车间,全自动生产线有序运行,一个个拇指大小的传感器元件随着机械臂摆动,被源源不断地输送下线。

龙泉一家汽车空调制造企业的注塑车间。龙泉市委宣传部供图

  “传统生产线日产2000个,自动化后提高到3000多个,产品合格率达到100%。”该公司董事长黄忠毅说,近年来,他们始终坚持市场导向,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企业发展越来越好,“今年龙泉市‘全省新能源车辆热管理重点实验室’通过认定,我们对产业发展未来更有信心了。”

  “九山半水半分田”的龙泉是典型的山区县,市场和原材料“两头在外”,百亿产业如何崛起?

  “20世纪70年代,龙泉茶丰五金汽配厂在改革开放中诞生,培养出2000余人的五金供销队伍散布全国各地。”龙泉市经商局党组书记、局长周品旺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说,庞大的“跑五金”队伍吸引了周边地区企业前来办厂,2002年龙泉又掀起回乡创业潮,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

  近年来,龙泉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健康医药、竹木加工等支柱产业持续壮大,灵芝、黑木耳、铁皮石斛等特色产业加快振兴,形成了“1+3+X”工业发展格局。

  “产业集群提高了龙泉汽配行业的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协同创新力,为发展先进制造业奠定了坚实基础。”龙泉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周光洪介绍。

  数据显示,目前龙泉汽车空调零部件(热管理)远销全球80余个国家和地区;当地生产的平行流冷凝器、蒸发器占全国出口量的50%。2024年,龙泉汽车空调零部件产业集群入选全国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

  “万亩千亿”平台拓宽发展新空间

  竹木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拆除“两违”建筑30.9万平方米,腾出土地1190亩;全速推进“五大平台”6000余亩工业空间开发建设,2022年以来新拓展工业空间3648亩,可供工业用地超2200亩;深入开展“腾笼换鸟”“凤凰涅槃”“亩均论英雄”等专项行动,盘活闲置低效用地2669亩……

  近年来,龙泉打破山区资源桎梏,紧紧围绕“万亩千亿”产业平台建设目标,通过优化空间布局、强化要素保障、完善基础设施等举措,持续推动平台提能升级、产业提质增效。

浙江龙泉经济开发区炉田区块。浙江龙泉经济开发区供图

  走进龙泉市竹木产业创新服务中心竹制品展厅,咖啡杯、竹眼镜框、可降解吸管等种类繁多、制作精良的“以竹代塑”“以竹代木”产品琳琅满目,游客们感叹“一根竹子可生万物”。

  龙泉素有“浙南林海”之称,年产竹材1800万株,是浙江第二大毛竹产区。然而,该市竹木产业曾经以家庭作坊为主,大多数从业人员守着“低小散”的厂子讨生活,同质化竞争更让竹木产品利润微薄。

  从低效“卖资源”到高质量发展,龙泉竹木产业何以蝶变?一场“壮士断腕”的转型战,成为产业升级的关键一役。

  近日,在龙泉安仁镇昌文小微企业园的车间里,当地竹木产业从业者张一平盯着自动化生产线,竹片在机械臂上精准拼接,变成精致的竹木玩具部件。“这要是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张一平回忆道,过去厂房建在村中,铁皮棚里夏天像蒸笼,一场暴雨就有可能带来20多万元损失。

  原来,面对产业转型的“阵痛”,龙泉并未选择“一关了之”,而是在经济开发区、八都镇等重点区块谋划建设30个竹材初加工点、16个小微园、2个锯板中心,构建“初级分解+小微园+精深加工”的阶梯式平台。

  如今,龙泉的竹制小家具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超60%,电商年销售额达26亿元,“以竹代塑”产品出口30多个国家和地区,绿色发展印记遍布全球。

  竹木产业转型发展的故事正是龙泉打造“万亩千亿”产业平台的缩影。周光洪表示,目前该市库存可供工业“熟地”能保障未来3年至5年的工业用地,山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正不断拓宽。

  一流营商环境赋能“人产城”融合

  山区县招商难,这是客观存在的现实问题。在“跳出龙泉发展龙泉”的思维引领下,当地以开放理念打开招商局面。

  在龙泉与宁波前湾新区“山海协作”背景下,吉利汽车集团跟龙泉有不少交集。2022年,龙泉市产生了对接吉利争取项目的想法。

  随后,龙泉市委、市政府与吉利开展多次洽谈,几经波折,最终招商成功。“印象最深的是,其中一次集中洽谈,花了16个小时,直到凌晨4点结束,此后又经过了多轮谈判,才促使项目成功签约。”一位参与招商的工作人员回忆道。

  吉利龙泉夏芝热管理系统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邴华建表示,当初建厂选址,他们和很多地方在沟通,最终被龙泉优质的营商环境吸引。吉利夏芝项目从签约到投产仅用时16个月,创造了该市工业项目建设的新速度。

吉利龙泉夏芝热管理系统有限公司里的汽车零部件噪声实验室。傅飞扬 摄

  2024年,浙江科博乐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及整车控制系统产业园建设项目正式投产,总投资2亿元,建成后可年产30万台新能源汽车PTC加热器,这也意味着龙泉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总成生产实现“零的突破”。

  “我们是来自山东威海的企业,在项目招引落地过程中,龙泉市政府部门落实专人对项目建设进度全流程跟踪,在施工过程中遇到困难也随时能找到工作人员解决,为我们长期发展吃下了‘定心丸’。”科博乐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吴松法说。

  龙泉市投促中心党组书记、主任陆明杭介绍,2024年,当地共引进亿元以上大项目24个,“我们将持续聚焦‘1+3’主导产业链,系统开展汽车热管理(总成及零配件)、精密制造、大健康医药、日用陶瓷、竹木精深加工等产业链专项招商行动,力争招引一批优化生产力布局、具有‘雁阵效应’的重大项目,全面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

  对龙泉来说,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今年以来,我们迭代升级‘龙财通’应用,兑现惠企资金1.55亿元,兑现金额居丽水第一;高效落实‘助企服务日’‘最多评一次’等工作机制,解决企业各类诉求305件。”周品旺注意到,优质营商环境正吸引越来越多企业扎根当地,提供更多就业岗位,“龙泉目前实现了人口净流入,展现出城市的吸引力。”

  当前,龙泉动员全市上下砥砺剑瓷品质、挺膺共富担当,一以贯之推进“六个品质城市”建设。随着“人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的画卷徐徐展开,更高水平的现代化品质龙泉清晰可见。(完)

qinghaijiangxiningjichangsanqikuojiangongchengshiweishendurongruguojia“yidaiyilu”jianshedezhongdiangongcheng;gansurenweilanzhouzhongchuanguojijichangsanqigongchengshijijicanyugongjian“yidaiyilu”deyoulizhujiao;xianhewulumuqidoubiaoshi,xianyangjichang、tianshanjichangdegaikuojiangongcheng,nengzhulixian、wulumuqidazao“yidaiyilu”hexinshuniu。青(qing)海(hai)将(jiang)西(xi)宁(ning)机(ji)场(chang)三(san)期(qi)扩(kuo)建(jian)工(gong)程(cheng)视(shi)为(wei)深(shen)度(du)融(rong)入(ru)国(guo)家(jia)“(“)一(yi)带(dai)一(yi)路(lu)”(”)建(jian)设(she)的(de)重(zhong)点(dian)工(gong)程(cheng);(;)甘(gan)肃(su)认(ren)为(wei)兰(lan)州(zhou)中(zhong)川(chuan)国(guo)际(ji)机(ji)场(chang)三(san)期(qi)工(gong)程(cheng)是(shi)积(ji)极(ji)参(can)与(yu)共(gong)建(jian)“(“)一(yi)带(dai)一(yi)路(lu)”(”)的(de)有(you)力(li)注(zhu)脚(jiao);(;)西(xi)安(an)和(he)乌(wu)鲁(lu)木(mu)齐(qi)都(dou)表(biao)示(shi),(,)咸(xian)阳(yang)机(ji)场(chang)、(、)天(tian)山(shan)机(ji)场(chang)的(de)改(gai)扩(kuo)建(jian)工(gong)程(cheng),(,)能(neng)助(zhu)力(li)西(xi)安(an)、(、)乌(wu)鲁(lu)木(mu)齐(qi)打(da)造(zao)“(“)一(yi)带(dai)一(yi)路(lu)”(”)核(he)心(xin)枢(shu)纽(niu)。(。)

发布于: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