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邮票 架起中列两国的文化桥梁|久久乐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中新网北京9月14日电(纪嘉欣)正在举办的2025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列支敦士登邮政的展位前,一套融入中国青绿山水雅韵的邮票格外引人注目。这是列支敦士登邮政与故宫博物院共同设计的《千里江山图》珍藏版邮票,专为纪念中列建交75周年而作。
展位前的齐向荣,作为列支敦士登邮政亚太区总代表,正是这套邮票合作的推动者。“1950年9月14日,中国与列支敦士登建立了外交关系。今年正值两国建交75周年,我们希望借邮票推动文化交流,增进两国友谊。”齐向荣告诉记者。

列支敦士登公国是欧洲中部的内陆国家,坐落在阿尔卑斯山脉的莱茵河谷。虽国土面积不大,却是享誉世界的“邮票王国”,邮票设计与发行早已成为这个国家的文化“名片”。
自2000年起在列支敦士登生活,并于2010年底开始为列支敦士登邮政亚太区做市场推广工作,齐向荣一直参与并推动着多项中列邮票合作项目。她笑言:“两国间的沟通,绝不仅仅是翻译那么简单。”作为一名华人,她在跨文化交流中自然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她不仅熟悉两国文化,也逐渐摸索出一套更适合双方合作的沟通方式。她说:“中国的工作节奏往往较快,而欧洲人则需要更长的准备时间,习惯将一切写入行程表,不轻易变动。过去一些合作因此一度放缓,这就需要有人在中间尽力协调,帮助缓和由节奏差异带来的问题。”

此次《千里江山图》邮票的诞生,正是两国合作的成果。齐向荣告诉记者,北宋画家王希孟所作的《千里江山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团队希望以邮票为载体,将这幅充满东方美学、富含中国文化底蕴的画作,推广到欧洲乃至世界。
齐向荣介绍,这套邮票的设计过程中藏着不少巧思。设计过程中选取了《千里江山图》中极具代表性的一段,以两排共十枚邮票的形式展现,既可单枚细品,亦可拼接成完整的全景画卷。每枚邮票面值设定为一瑞士法郎,相当于100拉彭,与故宫博物院百年华诞相呼应,承载着深厚的纪念意义。
《千里江山图》邮票只是两国文化交流的一个缩影。过去的十几年里,列支敦士登邮政曾多次推出与中国文化相关的主题邮票。“世界第一枚激光镂空邮票,用的就是中国的生肖题材,还获得了邮票界的‘奥斯卡奖’——WIPA金奖。”齐向荣说。

基于对两国文化的了解,她会向列支敦士登团队适时分享一些中国符号背后的文化内涵。比如在设计生肖邮票时,她曾向团队介绍过“龙”在中国文化中的寓意,并讲述过《白蛇传》的动人爱情故事。
齐向荣表示,希望在生肖邮票设计中融入更深厚的文化底蕴。前一轮生肖邮票均由欧洲设计师史蒂芬·厄恩创作,而在新一轮的策划中,她向列支敦士登邮政建议邀请中国设计师参与,以期更准确地展现中国文化的内涵。
“邮票是国家的名片,历史、文化、艺术、建筑……都被浓缩在方寸之间,承载着一个国家最值得骄傲的元素。”齐向荣说,“这正是邮票的魅力。它不仅是邮资的凭证,更是一位跨越语言与国界的文化使者。”(完)
chenzhenggaoyu1970niandanrenliaoningshenghaichengxiangeweihuizhenggongzubanshiyuan;1978nianrendalianhaiyunxueyuantuanweishuji;1982nianrenliaoningshengdaliantuanshiweichangwei、xuexiaobubuchang;1985nianrenliaoningshengdalianshichanghaixianfuxianchang;1988nianrenliaoningshengdalianshixigangquweichangwei、fuquchang(zhuchigongzuo);1993nianrenliaoningshengdalianshifushichang;1997nianrenliaoningshengshengchangzhuli;1998nianrenliaoningshengfushengchang;2003nianrenliaoningshengshenyangshiweifushuji、shichang;2008nianrenliaoningshengweifushuji、shengchang。陈(chen)政(zheng)高(gao)于(yu)1(1)9(9)7(7)0年(nian)担(dan)任(ren)辽(liao)宁(ning)省(sheng)海(hai)城(cheng)县(xian)革(ge)委(wei)会(hui)政(zheng)工(gong)组(zu)办(ban)事(shi)员(yuan);(;)1(1)9(9)7(7)8(8)年(nian)任(ren)大(da)连(lian)海(hai)运(yun)学(xue)院(yuan)团(tuan)委(wei)书(shu)记(ji);(;)1(1)9(9)8(8)2(2)年(nian)任(ren)辽(liao)宁(ning)省(sheng)大(da)连(lian)团(tuan)市(shi)委(wei)常(chang)委(wei)、(、)学(xue)校(xiao)部(bu)部(bu)长(chang);(;)1(1)9(9)8(8)5(5)年(nian)任(ren)辽(liao)宁(ning)省(sheng)大(da)连(lian)市(shi)长(chang)海(hai)县(xian)副(fu)县(xian)长(chang);(;)1(1)9(9)8(8)8(8)年(nian)任(ren)辽(liao)宁(ning)省(sheng)大(da)连(lian)市(shi)西(xi)岗(gang)区(qu)委(wei)常(chang)委(wei)、(、)副(fu)区(qu)长(chang)((()主(zhu)持(chi)工(gong)作(zuo))());(;)1(1)9(9)9(9)3(3)年(nian)任(ren)辽(liao)宁(ning)省(sheng)大(da)连(lian)市(shi)副(fu)市(shi)长(chang);(;)1(1)9(9)9(9)7(7)年(nian)任(ren)辽(liao)宁(ning)省(sheng)省(sheng)长(chang)助(zhu)理(li);(;)1(1)9(9)9(9)8(8)年(nian)任(ren)辽(liao)宁(ning)省(sheng)副(fu)省(sheng)长(chang);(;)2(2)003(3)年(nian)任(ren)辽(liao)宁(ning)省(sheng)沈(shen)阳(yang)市(shi)委(wei)副(fu)书(shu)记(ji)、(、)市(shi)长(chang);(;)2(2)008(8)年(nian)任(ren)辽(liao)宁(ning)省(sheng)委(wei)副(fu)书(shu)记(ji)、(、)省(sheng)长(c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