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打造知音文化旅游区 续写“高山流水”新篇|国产精品一国产精品

  中新网武汉9月24日电 (记者 武一力)来自9个国家的15位海外华文媒体代表24日走进武汉市汉阳区古琴台,在景区入口处的伯牙子期雕像前,游人不禁驻足停留,用镜头记录这段流传千年的知音佳话。

  武汉是知音文化发源地。相传,春秋时期,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这里。

图为武汉古琴台景区门口的伯牙子期雕塑。吴淘淘 摄

  今年,该市发布的《武汉市加快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支柱产业 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行动方案(2025—2027年)》中提到,未来三年,武汉将推广知音文化名片,建设知音文化旅游区,打造国际“知音会客厅”。知音文化旅游区将龟山、晴川阁、古琴台、月湖等多个景点“串珠成链”,形成面积约144.6公顷的旅游景区。

  步入古琴台,知音馆、高山流水馆、琴园、琴堂等处处“诉说”知音传奇、呈现古琴史话。琴堂定期举办古琴演奏,带来《高山流水》《秋风辞》等名曲。

  古琴台古琴文化研究员陈王德赛介绍,音乐让人心灵相通,此举是为了带给游客可感知、可共鸣的知音文化体验。

  以古琴为媒,该景区多次邀请古琴名家、古琴爱好者等共同举办古琴展演、知音文化讲座等活动。活动中,陈王德赛多次与定居武汉的越南琴师阮延俊一起切磋技艺、探讨琴谱,与很多热爱音乐的游客交流音乐,结下友谊。

9月24日,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在古琴台景区拍照。郑子颜 摄

  美国华视社长杨莉认为,古琴台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窗口和载体,这样一个可感、可听、可游的景区,让知音故事得以延续。

  记者从古琴台景区了解到,今年暑期,“知音文化一日游”成为热门线路,除了吸引中外游客、音乐爱好者光顾,知音文化旅游区也成为颇受汉服爱好者的旅拍取景地。知音文化旅游区自创建以来将知音文脉、国宝古建、江湖山水充分串联,游客既可寻迹“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历史遗址,又可远眺龟蛇锁大江的雄奇之景,还可在月湖之滨静赏景城融合的游憩之趣,更可在楚风汉韵的晴川阁上感受大江东去。(完)

juguanwangjieshao,sichuanmianyangshiwoguozhongyaoguofangjungonghekeyanshengchanjidi,dengjiaxian、yumindeng9wei“liangdanyixing”yuanxunhechengqianshangwandekejijingyingzaizheli“ganjingtiandongdishi、zuoyinxingmaimingren”。据(ju)官(guan)网(wang)介(jie)绍(shao),(,)四(si)川(chuan)绵(mian)阳(yang)是(shi)我(wo)国(guo)重(zhong)要(yao)国(guo)防(fang)军(jun)工(gong)和(he)科(ke)研(yan)生(sheng)产(chan)基(ji)地(di),(,)邓(deng)稼(jia)先(xian)、(、)于(yu)敏(min)等(deng)9(9)位(wei)“(“)两(liang)弹(dan)一(yi)星(xing)”(”)元(yuan)勋(xun)和(he)成(cheng)千(qian)上(shang)万(wan)的(de)科(ke)技(ji)精(jing)英(ying)在(zai)这(zhe)里(li)“(“)干(gan)惊(jing)天(tian)动(dong)地(di)事(shi)、(、)做(zuo)隐(yin)姓(xing)埋(mai)名(ming)人(ren)”(”)。(。)

发布于: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