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高新区以“突破答卷”赋能区域新增长|邱淑贞被躁120分钟视频
中新网济南9月4日电(记者 孙婷婷)工业经济规模体量跨越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快突破、产业集群能级和创新实力持续突破……作为首批国家级高新区,济南高新区向“智”而行,向“绿”而兴,正不断以“突破答卷”赋能区域新增长。
4日,济南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发布会。济南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杨福涛在会上表示,作为济南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引擎、主阵地、主力军”和工业第一大区,济南高新区大力实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加快“三次创业”,推动工业经济速效并进、量质齐升,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占该市比重达27.5%,以该市1/7的规上工业企业贡献了超1/4的工业产值,在“工业强市”建设中展现了“高新担当”。

“济南高新区工业经济大盘不断夯实。”杨福涛介绍说,自2023年以来,该区滚动实施工业项目500余个,弗迪电池、汇川技术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累计完成工业投资近400亿元(人民币,下同)。当前,济南高新区全力推动齐鲁制药超大规模制剂等200余个在建项目早投产、快见效,全力加快100余个拟建项目早开工、快建设,进一步推动工业经济总量做大、质量提升。
围绕产业升级“突破”,济南高新区将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生物医药及未来产业作为构建现代工业体系的核心抓手。杨福涛在介绍未来产业发展时表示,高新区成立了未来产业联盟,征集发布人工智能、空天信息、人形机器人等创新应用场景及典型示范案例。此外,高新区空天信息产业聚链成群,实现多领域综合布局;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占济南市60%以上,集聚人工智能相关企业280余家;在新一代工业软件、新型储能、合成生物等领域,实现了多点开花。

除了产业布局,优质企业队伍的“梯度突破”同样是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济南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发展改革和科技经济部部长李凯介绍说,该区一体化推进中小企业“选种、育苗、培优”全生命周期培育,构建“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与“初创企业—瞪羚—独角兽”等多路径优质企业培育体系。其中,创新型中小企业突破1700家,“专精特新+瞪羚企业”突破2200家,“小巨人”企业突破70家,规上工业企业数量保持在400家以上,以优质企业队伍夯实工业经济发展基础。
企业与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要素保障的“创新突破”。济南高新区创新要素供给模式,破解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制约。李凯称,在土地保障方面,济南高新区实施精准供地,保障重点项目及时落地。在资金支持方面,高新区利用政府引导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引项目、扩投资,不断创新金融服务缓解企业融资难题。“在人才保障方面,我们推进济青吸引和集聚人才平台核心区建设,研判产业变革方向和技术突破趋势,明确引才育才的优先级和主攻方向,绘制关键领域‘人才地图’,拓宽引育路径,持续壮大各支人才队伍。”

据悉,2025年上半年,济南高新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300亿元,在规模体量居济南市首位基础上持续实现高增长,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5%,工业经济发展动能持续增强。(完)
shougaokongdicaodongyiyingxiang,16rihenanshengyoufensanxingzhenyu、leizhenyu,yuliangfenbubujun,zhongxibujubuzhongyuhuodayu,bingbanyouduanshiqiangjiangshui、leibaodafengdengqiangduiliutianqi。受(shou)高(gao)空(kong)低(di)槽(cao)东(dong)移(yi)影(ying)响(xiang),(,)1(1)6(6)日(ri)河(he)南(nan)省(sheng)有(you)分(fen)散(san)性(xing)阵(zhen)雨(yu)、(、)雷(lei)阵(zhen)雨(yu),(,)雨(yu)量(liang)分(fen)布(bu)不(bu)均(jun),(,)中(zhong)西(xi)部(bu)局(ju)部(bu)中(zhong)雨(yu)或(huo)大(da)雨(yu),(,)并(bing)伴(ban)有(you)短(duan)时(shi)强(qiang)降(jiang)水(shui)、(、)雷(lei)暴(bao)大(da)风(feng)等(deng)强(qiang)对(dui)流(liu)天(tian)气(q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