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拉瓦若:找到了从医的意义|国产又色又爽又高潮免费

  中新网长春10月18日电 题:访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拉瓦若:找到了从医的意义

  中新网记者 郭佳

  十年前,意大利心脏病专家弗朗西斯科·拉瓦若踏上前往中国东北的航班。十年后,他成为吉林心脏病医院的核心专家,也是“吉心工程”最受患者爱戴的外国医生。

  “我原本只打算停留一年。”拉瓦若近日在长春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回忆道,“但看到那么多患者等待救治,我知道自己不能离开。”

10月17日,吉林长春,拉瓦若(左二)带医生查房。  张瑶 摄

  开启这段跨国从医之旅前,拉瓦若在米兰已有稳定的事业和体面的生活。到长春后,当他看到门诊大厅里排着的长队,他意识到自己的技术在这里有了更大的意义。

  十年间,拉瓦若和团队成员为大量贫困患者实施了免费手术。他还邀请了多位意大利同事来华——有昔日的学生,也有并肩多年的伙伴。“他们看到我在这里的工作,觉得这是能改变他人命运的事业。”如今,这支跨国团队已成为医院最重要的医疗力量之一。

  “吉心工程”是一项为贫困患者免费治疗心脏病的公益项目,吉林心脏病医院作为项目定点医院,目前已救助3万余名患者。这个项目的成功,让拉瓦若深切体会到中国医疗体系的独特活力。“从政府到医生,每个人都在努力让更多人得到治疗。”

10月17日,吉林长春,拉瓦若(右)在手术中。  张瑶 摄

  拉瓦若希望将这一经验带回意大利,在家乡复制“吉心工程”模式,建立起面向心脏病等多种疾病的公益诊疗体系。“我想让这种帮助弱者、普惠医疗的理念在欧洲也能开展起来。”

  当然,制度与文化的差异依然存在——在意大利,患者出院后有家庭医生长期跟进;而在中国,医生常要亲自承担术后指导任务。语言障碍也让他一度感到无力:“我学中文,每天一个半小时,可还是常学常忘。”

  即便如此,拉瓦若已融入这座中国北方城市。天气暖和时,他喜欢在净月潭或长春世界雕塑园徒步;冬天则窝在家里读书、听古典音乐。他笑称自己“心态比实际年龄年轻”,喜欢看老人跳广场舞,却从不加入。

  吉林心脏病医院的手术死亡率低于0.2%,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拉瓦若将这归功于“层层负责制、团队协作以及患者相对年轻的群体结构”。对他而言,一切成绩的背后,是无数个夜晚的坚守与反复推敲。

10月17日,吉林长春,拉瓦若(左一)向青年医生分享手术经验。  张瑶 摄

  今年9月,拉瓦若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这是中国政府授予外籍专家的最高荣誉。消息传来时,他说自己“既惊喜又感恩”。

  未来几年,拉瓦若还会继续在吉林心脏病医院工作。他说,退休时或许会回到意大利南部的家乡,但这片冰雪之地已刻进他的生命。“长春人的热情让我觉得这里是第二个家。”拉瓦若说,“当我最终离开时,我会非常想念这里。”(完)

zhongguomeikuangwengongtuanchengliyu1947niandongbeijiefangqu,shiguojiajiyishuyuantuanzhonglishizuiyoujiudedanweizhiyi。2005nian,jiaguale“zhongguoanquanshengchanyishutuan”depaizi。2018nian9yue,zhuanlidaowenhuahelvyoubu。中(zhong)国(guo)煤(mei)矿(kuang)文(wen)工(gong)团(tuan)成(cheng)立(li)于(yu)1(1)9(9)4(4)7(7)年(nian)东(dong)北(bei)解(jie)放(fang)区(qu),(,)是(shi)国(guo)家(jia)级(ji)艺(yi)术(shu)院(yuan)团(tuan)中(zhong)历(li)史(shi)最(zui)悠(you)久(jiu)的(de)单(dan)位(wei)之(zhi)一(yi)。(。)2(2)005(5)年(nian),(,)加(jia)挂(gua)了(le)“(“)中(zhong)国(guo)安(an)全(quan)生(sheng)产(chan)艺(yi)术(shu)团(tuan)”(”)的(de)牌(pai)子(zi)。(。)2(2)01(1)8(8)年(nian)9(9)月(yue),(,)转(zhuan)隶(li)到(dao)文(wen)化(hua)和(he)旅(lv)游(you)部(bu)。(。)

发布于: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