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高空“蜘蛛人”的一天记录|97在线观看

  在高空作业,用汗水守护他人清凉

  ——一位高空“蜘蛛人”的一天记录

  8月下旬的一天早晨,有着16年工龄的北京空调安装工侯师傅背着沉重的工具包离开家门,准备开启一天的高空作业。

  空调维修,因空调外机安装位置的特殊性,被纳入国家《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中的“高处作业”范畴。

  记者跟随侯师傅深入体验了他往返于不同小区、高空吊装空调的全过程,也听他讲述行业越来越重视安全作业的转变,感受这群高空“蜘蛛人”的坚守。

  飞跃高楼之间

  早上7点,北京朝阳区某居民楼下,侯师傅已经背着鼓鼓囊囊的工具包等候在单元门口。“今天一共有4单,都是空调新机吊装。”他笑着和记者打招呼,顺手拉开工具包拉链,里面整齐码放着五点式安全带、安全帽、国标静力绳、进口止坠器和缓冲包,“先去20楼装空调,那户的外机位设置得比较远,要从楼顶吊下去,得提前把锚点固定好。”侯师傅说。

  和搭档抵达业主家后,侯师傅先跟着业主上了楼顶。绕着楼顶平台仔细观察一圈,侯师傅最终选定太阳能板的根部作为锚点,蹲下身用扳手反复紧固卡扣,每拧一圈都要用力拽一拽,确认牢固后才起身。

  “准备好了,放绳!”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侯师傅抱着空调外机缓缓下降。几十米的高空,风从楼间穿过,但他双手稳稳托着外机,脚蹬墙面调整姿势,精准将外机送进预留机位。

  用对讲机和室内的搭档沟通、固定支架、连接管线、抽真空……悬在半空中的每一个动作都有条不紊。上午11点,第一单完工。被拉回楼顶时,侯师傅后背的衣服已被汗水浸透。

  安全意识在提升

  “安全绳没有破损,安全帽、止坠器和缓冲包功能都正常……”午间休息时,侯师傅坐在车里,仔细检查工具包中的安全装备。他自豪地告诉记者,自己的装备基本都是“顶配”:主绳是12元一米的国标静力绳,200米长的绳子就要2400元,加上安全带、止坠器和缓冲包等装备,一套下来要近5000元。

  安全装备虽贵,却是不能省的开销。在和同行交流时,侯师傅也发现大家的安全敏感度在明显提升。“越来越多师傅在工作中使用主副绳和止坠器、缓冲包等‘备份系统’,即使是刚入行的小白,也会有意识地给自己配备止坠器和缓冲包,大家的装备和操作比我刚入行那会规范多了。”侯师傅说。

  除了保证自己的安全,在高空作业中,工人也需要保证自己的工具不从高空坠落。“为了防止高空坠物,我在作业前都会把电钻、手枪钻等工具都用安全绳拴在身上。”侯师傅表示,这是目前行业里的通用做法,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工具掉落,给地面的行人带来危险。

  高空作业证考核题库的变化也显现出行业对安全问题的重视。“我最早考证的时候,题库里就300多道题。这几年有关部门对工人们的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题库中和高空作业安全有关的题目越来越多。”他说,自己上次复审的时候,题库的题目数量已经从300道增加到了1000多道,其中增加的大部分都是安全类的题目。

  晚上7点,太阳快要落山,侯师傅和他的搭档刚刚结束第三单的安装。“体力实在跟不上了,再撑下去就没法保证自己的安全了。”他决定和最后一家的业主商量推迟安装时间。

  “大多数业主都能够意识到高空作业的危险性,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也都能选择体谅我们。”侯师傅感到很欣慰。

  多方协力保障作业安全

  回家的路上,侯师傅长舒了一口气。“虽然已经在这行做了16年,但每天安全落地后,下班回家的路上还是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侯师傅说。

  因为亲身经历过高空作业中的意外情况,侯师傅开设了自己的短视频账号,向同行们分享高空作业的安全知识。目前,账号在全网已有近2万粉丝,不少同行也在评论区交流安全装备、安全技能等相关话题:“国产止坠器和进口的有哪些区别?”“不管什么情况都要使用双绳作业”……

  那么以空调维修工为代表的高空作业工人,其作业安全如何守护?

  “目前,空调维修工的平台化就业特征越来越突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劳动关系系主任詹婧表示,有关部门应积极介入,推动企业按照国家规范统一配备安全防护设备,开展安全生产培训;通过协商明确约定工人的工作时间、报酬支付、安全保障和保险等条款,明晰各方责任,尤其是制定合理的服务作业指导价与行业服务标准,多维度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北京论法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王海则表示,行业协会和平台企业也可为工人的安全“再上一层保险”。“行业协会可牵头制定相关标准,推动建立安全产品(如安全绳、止坠器等设备)的认证体系;平台则可以优先向使用安全认证装备、经过安全培训的工人派单。”

  安全到家后,侯师傅打开了自己短视频账号的后台。“今天我的视频又多了不少点赞。”他开心地说,“希望多一个同行看到,多一个人重视安全,工友们每天都能平安下班。”

  本报记者 秦亦姝

  《工人日报》(2025年09月05日 05版)

jindong,1976nianchushengyushandongsheng,biyeyuzhongyangxijuxueyuan,guojiayijiyanyuan,zenghuode“qingnianwusijiangzhang”xianjingeren、“quanguodeyishuangxindianshiyishugongzuozhe”dengrongyuchenghao。tahaishidishisijiequanguozhengxieweiyuan。靳(jin)东(dong),(,)1(1)9(9)7(7)6(6)年(nian)出(chu)生(sheng)于(yu)山(shan)东(dong)省(sheng),(,)毕(bi)业(ye)于(yu)中(zhong)央(yang)戏(xi)剧(ju)学(xue)院(yuan),(,)国(guo)家(jia)一(yi)级(ji)演(yan)员(yuan),(,)曾(zeng)获(huo)得(de)“(“)青(qing)年(nian)五(wu)四(si)奖(jiang)章(zhang)”(”)先(xian)进(jin)个(ge)人(ren)、(、)“(“)全(quan)国(guo)德(de)艺(yi)双(shuang)馨(xin)电(dian)视(shi)艺(yi)术(shu)工(gong)作(zuo)者(zhe)”(”)等(deng)荣(rong)誉(yu)称(cheng)号(hao)。(。)他(ta)还(hai)是(shi)第(di)十(shi)四(si)届(jie)全(quan)国(guo)政(zheng)协(xie)委(wei)员(yuan)。(。)

发布于: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