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为何称山东这座山为英雄山?|香蕉久久精品日日躁夜夜躁夏

1. 日日精进,久久为功的意思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老舍笔下的老城济南,坐卧于重叠的群山间,宛若被放在摇篮里。在“篮边”连绵的山脉中,有一座山格外特殊,它透着一股英雄气。

航拍济南英雄山。济南革命烈士陵园供图

  这座山距离济南老城南门约四华里,曾得名“四里山”,如今,人们更习惯称它为“英雄山”。这一转变要从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首次视察济南说起。

  翻开1952年的历史档案,山东省委党史研究院研究二处一级主任科员周春燕介绍道,这一年10月26日,毛泽东主席乘专列到济南视察,同中共中央山东分局负责同志谈话,听取山东工农业生产和发展地方工业等情况的汇报。第二天(27日),主席登临济南市南郊四里山凭吊黄祖炎烈士。

1952年,山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在英雄山上向毛泽东主席汇报工作。官方部门供图

  黄祖炎是江西省南康县人,上世纪30年代曾在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任文书科长,以秘书身份协助主席工作,与主席结下深厚情谊。之后他随中央红军参加长征,并在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从延安南下参加新四军。

  1948年,黄祖炎被调到渤海军区负责政治部工作。1951年,时任山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的黄祖炎,在出席军区某会议时遭反革命分子枪击,不幸牺牲,年仅43岁。

  “祖炎是个好同志,对党忠诚,办事认真,能文能武。他跑完了艰苦的长征路,经过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没有倒下,却遭反革命分子枪杀。我们必须严防反革命分子的报复,切不可疏忽大意,认为天下太平无事。”毛泽东在凭吊黄祖炎烈士时表示。

  “毛主席对黄祖炎被刺杀事件非常重视,在一个月时间内,先后作过三次批示。”周春燕说,登山时,山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也向主席介绍到山上还埋着解放济南战役中牺牲的部分烈士,并准备把其他地方烈士墓也迁移过来,建一个烈士陵园。

济南革命烈士陵园烈士墓区。济南市市中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毛泽东听后感慨说:“好啊,真是青山处处埋忠骨,有这么多的英烈长眠在这里,四里山就成英雄山了。”

  一句饱含深情的话,让这片埋葬着英魂忠骨的山脉,自此有了一个荡气回肠的名字——英雄山。

济南英雄山。李锋 摄

  16年后,革命烈士纪念塔落成。毛泽东在1949年亲笔题写的“革命烈士纪念塔”七个金字,镌刻在英雄山巅的纪念塔上。

革命烈士纪念塔。济南革命烈士陵园供图

  现在,济南革命烈士陵园烈士墓区安葬革命烈士1900余名,大多数为济南战役牺牲烈士,抗日英烈有30余名。中共一大代表、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山东党组织的创建者和早期领导者王尽美、邓恩铭,原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刘谦初等革命烈士均长眠于此。

济南革命烈士陵园烈士墓区。济南市市中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据济南革命烈士陵园烈士褒扬和史料编纂部主任周光涛介绍,在陵园安葬的抗日英雄中,武迹沧、汪洋、韩明柱、黄骅等人的事迹为人们所熟知。其中,武迹沧是济南人,与两个弟弟武中奇、武思平,被后人传颂为“武氏三杰”。

  据史料记载,1937年,日军侵占济南后,武迹沧奉命留济搜集日军情报,筹措抗日经费和物资,从事党的联络工作。1938年初,武迹沧和两个弟弟共同参加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成为地下党组织工作的中坚力量。同年,武迹沧被派往胶东区党委统战部工作;1939年3月,他在与日军战斗中英勇牺牲。

武迹沧烈士之墓。济南革命烈士陵园供图

  英雄山上,耸起一座座丰碑,无声诉说着那些浴血奋战、浩气长存的革命故事。

  令人痛心的是,许多烈士为革命英勇献身后,因战事吃紧,被就地掩埋,捧土为墓,削木为碑,没能留下姓名。他们的墓碑长期安放在陵园,但没有标识身份。

  “陵园内还有无名烈士600多名。从2021年起,我们不断在帮他们寻找‘回家的路’。”周光涛说,他们专门成立济南革命烈士寻亲中心,组建寻亲工作专班,运用DNA鉴定比对技术为无名烈士寻亲。截至目前,中心共开展20次实地寻访,行程近10万公里,已为250名在济南战役中牺牲的无名烈士成功找到亲人,让无名烈士变成有名英雄。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当天,周光涛和同事们仍在为无名烈士寻亲奔走。

今年6月,济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第二十次为济南战役无名烈士实地寻亲。济南革命烈士陵园供图

  盛夏时节,英雄山更显巍峨苍翠,层层叠叠的绿浪环绕着英雄的丰碑,民众络绎不绝地拾级而上,缅怀先烈。这座山承载的红色记忆,已深深嵌入城市肌理。

  立于山顶,俯瞰山下,入目皆是孩童奔跑欢笑、老人休闲健身的身影。这平安盛世,如革命先辈们所愿。

  作者:赵晓

  编辑:梁静

  审校:魏园

  责编:宋方灿

  (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duixibeichengshilaishuo,jichangdezuoyongyouweizhongyao。xibeibuyanhai,yemeiyouneihehangyun。yituotieluhejichangdazaoshuniu,xingchengkaifangmenhu,wulunduiquyuhaishiquanguoeryan,doujuyoujingjiyuzhanlvedeshuangzhongyiyi。对(dui)西(xi)北(bei)城(cheng)市(shi)来(lai)说(shuo),(,)机(ji)场(chang)的(de)作(zuo)用(yong)尤(you)为(wei)重(zhong)要(yao)。(。)西(xi)北(bei)不(bu)沿(yan)海(hai),(,)也(ye)没(mei)有(you)内(nei)河(he)航(hang)运(yun)。(。)依(yi)托(tuo)铁(tie)路(lu)和(he)机(ji)场(chang)打(da)造(zao)枢(shu)纽(niu),(,)形(xing)成(cheng)开(kai)放(fang)门(men)户(hu),(,)无(wu)论(lun)对(dui)区(qu)域(yu)还(hai)是(shi)全(quan)国(guo)而(er)言(yan),(,)都(dou)具(ju)有(you)经(jing)济(ji)与(yu)战(zhan)略(lve)的(de)双(shuang)重(zhong)意(yi)义(yi)。(。)

发布于:北京市